http://departures.pixnet.net/blog/post/28291416
12/27周日晚上9點 緯來電影台要獨家首播日本片 送行者
這部片好有名喔 得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上個月男主角本木雅弘還因此片拿到太平洋電影節的影帝!
電影題材特殊 我超想看的 這麼快 就可以在電視播了 我一定不要錯過
13928是哈日族 也是日劇迷 順便來聊聊日劇好了
最近好不容易看完大奧 集數好長喔 前面演大奧總管~ 春日局夫人的故事時比較好看 後面就還好
緊接著12/24緯來日本台每晚10點 播出日本超夯的日劇 天地人http://japan.videoland.com.tw/channel/taiga_tm/MV/default.asp
我老公是日本大河劇迷 他聽日本報導說 日本人票選最好看的大河劇 前三名是 篤姬 利家與松 天地人
好厲害喔 日本剛播完的新劇 天地人居然可以衝上前三名耶
個人覺得篤姬比較不好看耶 劇本很拖 而且劇情都局限在個人小情小愛上面打轉 格局很小 加上選角怪怪的 女主角宮崎葵的娃娃臉 實在不適合演皇后 所以我不是很推薦
利家與松 是好幾年前的戲了 男女主角是 唐澤壽明與松島菜菜子 卡司陣容很堅強 演織田信長的是反町隆史 劇裡面還有酒井法子的演出喔
整齣戲非常完美 劇本跟選角都無話可說 氣勢磅礡 我問過很多大河劇迷 每個人都對利家與松 這齣好戲 念念不忘 喜歡日本歷史劇的人 千萬不要錯過
12/24才剛播完一集的天地人 受到我老公的大好評 第一集中飾演妻夫木聰小時候的童星 才6歲左右 演技卻生動自然 令人激賞
天地人 演的是日本戰國時代的軍神 直江兼續的故事 他差點打敗德川家康 成為將軍 是個很厲害的人物!
所以接下來我會繼續收看 天地人 只是播出時間有點晚 每晚10點到11點 我可能要等白天再來看 白天有3個重播時段耶 早上8點 中午12點 傍晚17點 真是太貼心了 哈哈哈
( 其實緯來晚上 21:00的BOSS女王 23:00 人妻的遊戲 這兩齣聽說都不錯 我都好想看啊 可是這樣要一整晚都黏在電視前面耶 哪有可能啊?? 那個時段 要弄孩子洗澡睡覺都沒時間了 只好放棄 殘念!! )
以下是送行者的劇情簡介 12/27周日晚上9點不要忘記看喔
(13928以前當護士時 也曾應家屬要求 幫已過世的病人換穿衣服 因為患者在病房剛斷氣 身體還軟軟的 比較好穿衣服 接著我們護士還有一套臨終護理的標準程序要作 拔掉點滴 插管 傷口覆蓋 清潔......等等 我想可能是因為這個緣故吧 讓我對送行者這部片 有濃厚的興趣)
http://movie.videoland.com.tw/9news.asp?news_sno=12463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 ||||
導 演: | 瀧田洋二郎 | |||
演 員: | 本木雅弘、廣末涼子 | |||
影片分級: | 保護級 | |||
播出時間: | 2009/12/27 21:00 | |||
影片大綱: |
原本在東京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手的大悟,因樂團突然解散而放棄演奏家之路。失業的大悟於是和妻子美香回到故鄉山形縣,在報紙上看到「旅途協助工作」的徵職廣告而前往應徵,意外當場獲得錄用。詳問之後,大悟才知對方徵的是禮儀師!禁不住社長半強迫半利誘說服,他不情願地開始這份工作。初時大悟十分恐懼排斥,還得應付親友的誤解、週遭的鄙夷,讓他數度興起辭職念頭。但在親身經歷一場場送行儀式後,他漸漸瞭解到禮儀師妝扮往生者「走上來生旅途」的重要意義,終能自信地投入工作,並重獲眾人尊敬。也因看盡死別的不捨與悲傷,大悟下定決心面對失落已久的親情。在死生交界處,最美的送行帶來最深的體悟。
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將於本週日(12/27)晚間九點緯來電影台獨家首播!一手催生本片誕生的本木雅弘,詮釋納棺師角色入木三分獲獎無數,上月底再度拿下澳州舉行的第3屆亞洲太平洋電影頒獎典禮影帝!尤其片中納棺的儀式更引起一陣模仿,甚至有網友開玩笑的說:「本木雅弘這麼溫柔的方式,讓我也想請他送行了!」。而片中飾演本木雅弘妻子的廣末涼子表現不俗,本木及廣末所飾演的夫妻表現得自然融洽;現實生活廣末涼子雖然離了婚,但事業表現卻更亮眼,連續兩年衣錦還鄉回日本高知巿捐款協助建設,獲得高度讚揚。
http://departures.pixnet.net/blog/post/26781703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本木雅弘親筆中文感謝台灣 台灣觀影人數突破12萬人次 總票房逼近3000萬 誰都會經歷生死離別 "Departures" M.MoTOKI 2009 (新聞稿98年3月17日) 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自2/27上映以來,每週票房屢創新高,從第一週台北票房365萬至第二週末台北票房高漲至389萬,到第三週台北票房開出最好成績454萬。以往電影票房都是隨上映日越久而遞減,但是《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卻是不減反增,逆式攀升跌破眾人眼鏡,總觀影人數已突破12萬人次,累積全台票房逼近3000萬,可說是近年日本電影在台上映開出最亮眼的成績。 身為電影男主角的本木雅弘,對於《送》片在台灣上映的任何消息都非常關心,除了在百忙之中錄製親切無比的中文問候影片之外,更主動要求寫信給台灣所有觀眾,並以最有誠意的『中文書法』來表示他對台灣影迷的重視。本木雅弘在信中表示:「誰都會經歷生死離別,才會真切的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生和死同等重要和同樣有價值。」並於最後再次感謝台灣觀眾朋友們的支持。許多觀眾在看完《送》片後都說:「希望在死後是由本木雅弘來為我留住最美的容顏啊!」可見得本木雅弘在劇中表現的不只打動人心更撫平許多觀眾對死亡議題的恐懼。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除了在台灣創下如此優異成績之外,在日本上映7個月以來票房突破日幣52億,觀影人次超過465萬人。也因奧斯卡效應持續發酵,本片已進入第27週公開上映,在全日本197間戲院與其他新片同時繼續上映,並累積所有世界各地與日本在內的獎項已達到68項光榮紀錄。《送》片更帶動了拍攝地點山形縣觀光熱潮,前日在山形縣舉辦了《送》片的祝賀會,除了恭賀因本片讓山形縣再度首度矚目,也盼現場每位參與的民眾沾沾《送》片的喜氣,雖然《送》片談的是大家避諱的生死議題,但是卻能因為此片而帶來更多溫暖與感動。原本現場要擺放奧斯卡小金人獎座,但因為導演瀧田洋二郎目前還捨不得讓小金人離開身邊,大家也都體諒導演的心情,於是現場擺放了奧斯卡小金人的複製品,讓大家拍照留念。
原著介紹 http://departures.pixnet.net/blog/post/28291416
即使是最悲傷的離別 也要留住最美麗的容顏 最溫馨、最感動、最虔敬、最尊嚴……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這本書,曾經感動無數人的心 如今,它讓更多人為之低迴流淚、心醉不已
作家藍霄
「青木先生的《納棺夫日記》是他自己的這一段親身「納棺」歷程的感受,從家庭、感情、親情、宗教、科學……,來嘗試解析生死的現象與意義,和他自己的過程與品味。看看這本書,思考一下「死亡」這件事,這一段吸收、品味與思考的過程,相信會更有收獲。」──李崗 知名導演、雷公電影負責人
「『疾病』是醫生要面對的,『屍體』是葬儀社要面對的,『死者』是愛人要面對的,但是許多人對『死者或屍體』都敬而遠之。能有人不論是為了職業、為了錢、或是為了對於死者的尊重,以最慎重無悔的態度,從事『納棺夫』工作,都是值得讓人佩服的。本書如行雲流水般充滿生與死的澈悟,很值得推介。」──林意玲 台灣醒報社長
「探索生與死的界限,讓人忍不住深思再三的一本好書!青木新門以全新的視野,照亮了這個時代,成為了我們的新燈塔。在這座燈塔明亮的光芒照耀下,我也只能低頭讚嘆了。」──高史明 日本知名作家
推薦序 與不可思議之光相遇的人生 林景淵
蛆也是一種生命。只要想到這一點,我就覺得這些蛆看起來是那麼地耀眼。 ¾¾青木新門
二○○九年,一部以描述從事入殮、淨身工作的 「禮儀師」為主題的影片¾¾《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獲得了第八十一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殊榮。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部得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日本片,它的獲獎不只代表著影藝學院對於半生浮沈、一度落魄的導演瀧田洋二郎在執導功力上的肯定,同時,也是對這部片背後所蘊含的深刻人文內涵與價值觀的高度讚揚。除了來自影藝學院的榮譽之外,《送行者》在世界各地所引起的迴響,也是同樣持續不衰;在中國,它獲得了金雞百花獎,在台灣,它則是創下了連續上演十一週,台北地區票房突破三千萬的佳績。然而,在票房的佳績與如潮的好評背後,這部電影的誕生,其實是有一段故事的。 關於《送行者》電影的誕生,我們必須回溯到一九九三年,也就是十五年前。那年,一位在日本富山縣擔任納棺(入殮)、淨身工作的禮儀師¾¾青木新門先生,將他自己從事納棺工作,所遇見的種種悲歡離合故事,以及他從中所體悟到,有關生死的觀念寫成了一本名叫《納棺夫日記》的書。當初,他原本只是隨意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也沒有打算這本書會賣錢,甚至,連出版都是委託當地的一家小出版社 「桂書房」出版;這對於曾經寫過詩,參與過文學誌創作的青木先生來說,倒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這本《納棺夫日記》竟然大受好評,引發了熱烈的討論風潮,而他本人也因此一躍而成為名人,各方邀約接連不斷而來,都是想請他演講有關納棺心得以及生死問題的。一九九六年,青木先生的家裡來了一位意外的訪客,那是一位出身偶像團體的電視明星。那位明星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印度旅行,並因此對生死觀的問題有深刻的思考;他讀了這本《納棺夫日記》之後,為其中的內容深深感動不已,於是前往拜訪青木先生,希望能夠將這部作品改拍成電影。這位深思生死的明星就是本木雅弘先生,也就是《送行者》的男主角(中林大悟)。一開始,對於這個冒昧的請求,青木先生由於擔心 「電影無法表現出書中所要傳遞的宗教觀念」,以及改編之後所產生的差異,因此拒絕了本木的要求。但本木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之後,他數度拜訪青木先生,最後在他的誠意感動之下,青木先生終於答應了他的請求,不過他加上了一個附帶條件,那就是電影必須使用《納棺夫日記》以外的名稱,而他也不掛原著者之名。之後完成的電影,就是這部經歷了十三年的奔走,終於在世人面前呈現的《送行者》。由這點來說,《納棺夫日記》可以稱得上是整個《送行者》的原點。 從內容來說,《納棺夫日記》可以說就是《送行者》的主角大悟年老之後,所寫下的一本真實回憶。雖然電影在人、事、地等各方面都做了改編(比如說故事發生的地點由富山轉移到更北邊的山形),但原案故事的基本精神仍然被充分地保留下來,且電影中的許多情節也都是取自《納棺夫日記》¾¾比如說大悟看著鮭魚溯流而上、被妻子責罵,以及處理獨居老人長蛆的遺體等,都是來自青木先生的真實遭遇。如果電影是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人們明白一般被視為 「賤業」的葬儀工作的話,那麼這本書就是更進一步,闡述作者在這樣的過程中所感受到、體會到的事物。 真實世界的青木新門先生是一位詩人,他在八歲時就因為俄軍攻陷東北而與父親死別,並在集中營裡渡過好一段時間。在那裡,他年幼的弟妹相繼死去,母親也因為斑疹傷寒奄奄一息。八歲的他揹著弟妹的遺骸,將他們放置在臨時火葬場熊熊燃燒的煤炭上,那是他對生死的第一次深刻體驗。在歷經了一段放浪的文學生涯之後,如同電影《送行者》所描述的一般,落魄的青木先生,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家 「冠婚葬祭互助會」(即婚喪喜慶公司)的徵人廣告,從此便一腳踏入了這個被世人視為是 「禁忌」的領域。 一開始,他原本只是為了「賺奶粉錢」而去從事這個行業,但隨著時光流逝,在與往生者不斷的接觸當中,他越來越覺得往生者「寧靜而美麗 」;最後,他在往生者的臉上,看見了不可思議的「光」。結合了詩人的敏銳心智,與養育他長大的北陸淨土思想,青木先生表示,往生者所散發的光,即是彌陀的光,也就是佛所散發的慈愛之光。無關於生前的善或惡,每個往生者都能夠成為菩薩;同樣的,無關於天堂或地獄,前往死後的世界,就只是從「吹著清爽微風的世界,前往透明的世界」罷了。有如電影中的火葬場老伯所言,「死亡只是跨過一扇門,走向另一個地方」,青木先生也說,所謂生死其實是一體的,就像是帶著雨和雪的「霙」一般地難分難離。做為一名人生最後旅程上的送行者,青木先生以灑脫自在的心、與真誠的愛和關懷,去看待每一位往生者。十五年來,他的書感動了無數人,而十五年後,在電影的優秀改編下,這本書的精神再次傳達到了千萬人的心中。如果是喜歡《送行者》電影的觀眾,那勢必不能錯過這本好書;如果是對於生死有深刻思考,並期盼著能夠尋求某種解答的讀者,那這本書更是非讀不可的讀物!
相信不可思議的光,與彌陀的指引吧。 今日,人生旅途的送行者,依舊不斷努力著,將往生者最美的容顏留在眾人心中……
(本文作者為日本文化研究學者,早稻田大學學士、筑波大學碩士、浙江大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中興大學日文系。)
推薦序 美好的身影 吉村昭
二十多年前,出現在我面前的青木新門是個詩人。由於他說自己也有在寫小說,所以我就推薦他投稿到由我擔任編輯委員的文藝投稿誌《文學者》。 沒多久,他送來了一部短篇小說,我讀後當場決定採用,並將該作品發表於《文學者》上。從這篇作品中,我強烈感受到青木先生做為一個詩人的敏銳視野,以及生長於雪國之身所帶有的冰雪氣息。 之後,我們有將近十年的時間未曾見過面;而當五年前青木先生再次出現在敝宅時,他已經成為了一位葬儀社的社員。 這次他正在撰述《納棺夫日記》。對於曾寫過詩並兼及小說的青木先生而言,我覺得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理所當然的,從這部作品中能夠感受到作者身為詩人的呼吸、做為小說撰寫者的素質,以及在他身後化為背景的皚皚白雪。 在我記憶中,從未讀過以納棺為職的人所寫的文章,也不曉得這世上還有這樣的作品存在。恐怕,這毫無疑問地是我所讀過的第一本有關這方面的作品。 人在不斷接觸他人死亡的過程中,會湧現詩心,感懷哲思。那是對事物進行真摯思考的人理當會有的趨向。《納棺夫日記》,正是此種心懷的鮮明體現,而這也正是它的價值所在。 對於擁抱大體並為之納棺的青木先生,我在他身上感受到美好的事物,並深表敬意。
作者簡介 青木新門 一九三七年出生於日本富山縣入善町。青木氏自早稻田大學輟學後,一度在富山市經營餐飲業,但卻不幸經營失敗而倒閉。後來,他在報紙上偶然看見一份徵人廣告,前往應徵之後,在因緣際會下成為了婚葬禮儀公司的成員,此後一直擔任禮儀師的工作,現任禮儀公司董事與監察人。除了身為禮儀師以外,青木氏也是詩人與文學家,著有詩集《雪原》,論文集《陽光灑落樹蔭的風景》等書。
譯者簡介 蕭雲菁,日本國立御茶水女子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喜歡閱讀與旅遊,足跡踏遍日本全國。現從事兼職翻譯、口譯,並擔任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日語講師。譯著繁多。 韓蕙如,一九八四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英國史旺西大學,取得翻譯語言學系碩士。平日熱愛旅遊。目前為專職翻譯。 廖怡雅,政大日文系畢。曾修習過日本宗教相關課程。相信文字力量的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