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引用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egAepU.THhktXyYIlHdFGdQk6rOIbDYF/article?mid=6597
自從看了"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之後~就愛上了蔡潁卿女士的作品~這是她的新作品~迫不及待買回來細細品嚐~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蔡穎卿著 天下文化出版
* 養育你們之後,我才開始懂得探索自己,你們是我成長的靈感。
* 只有非常幸福的人,才能在愛裡相遇,做為親子,或為手足。
* 因為我是母親,所以,我願意比孩子更積極地,面對成長的困難。
* 不親近生活瑣事的人,會失去對生活的情感,也會減損體會快樂的能力。
* 做家事和帶孩子長大一樣,如果完全假他人之手,便不容易產生深厚的情感,我喜歡自己熟悉家中的所有事物,所以每個星期會刻意挪出一兩天留在家裡做家事。讓孩子做家事,除了要幫助他不脫離家庭互助的軌道之外,還要幫助他面對一個永遠存在的事實 ---人人需要一種平衡的生活。
* 許多時候我會自問:生活的夢想和快樂到底是什麼?當了母親之後,這些問題的答案自然而然地和孩子們牽絆在一起了。做一道菜時,想到的是他們驚喜的表情,布置家裡的任何一個角落,想到的是他們閃亮的眼睛。一盆花能不能換來一瞥驚豔的目光?
* 無論什麼理由,設想你們的快樂,就是我生活中最開心的計畫。
* 沒有什麼比留下這些記錄更富有,沒有什麼比在未來清楚地對你的後代敘述家族歷史更重要。
* 有時候,我們只顧把我們少時未能享有的東西給子女,卻忘記給他們我們曾享有的東西。
* 生命無法彩排或練習,也無法回頭,因此每一個老師都掌握的學生重要的生命時刻;他們藉由親切照顧、警告、訓誡、讚揚和身教,來達成最困難的工作。
* 我們無法為你們鋪一條平坦的成長路,但是,我們可以用穩定的生活節奏,與你們一起努力。
* 不要漠視生活,去體會帶來愉快的小事物,肢體的勞動,使精神得到最好的休息。
* 你們是我的快樂日曆,每撕下一頁,既不捨隨之而逝的喜怒哀樂,又期待即將到來的驚喜成長。
* 生活中的小器物,儲存我們許多共同生活的感受。
* 無論別人怎麼看你,永遠記得你是深受我們寵愛的孩子。
* 我知道升學壓力在任何環境裡都不能免除,一如生活裡的競爭。但是如果孩子在努力中不只追逐成績、名次而能真正體會到學習本身的快樂、滿足,以及盡力後的成就感,那競爭也可以是一種成長的鼓勵!
* 能由父母帶領去親近祖輩的孩子,特別幸福,因為他們汲取的感情根源比較深。
* 日本人總愛說:「孩子試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看」代表著父母得先做榜樣,所以才看的到。孩子不是「聽」著教誨長大的,「期望」沒有辦法用耳提面命來達成,只有自己努力做才會有背影。
* 如果愛是絲帶,我願意交會孩子如何使用這些絲帶來連結老人日益寂寞的晚景,如何維繫家族日益淡薄的關懷,讓他們從小學著用這些絲帶為自己的生命傑出美麗牢固的親情之結。
* 人生的幸福,再也沒有比一盞燈下歡聚的一家人更具象了。
《廚房之歌》是《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作者蔡穎卿的第二本著作。 當《媽媽是最初的老師》的口碑漸漸傳開、長期落座在暢銷書榜時,許多身處沉重競爭壓力的父母紛紛向蔡穎卿探詢教育捷徑。然而她始終堅信,教育是一天天積累而成的力量與影響,她不是「教養專家」,也無法歸納出明確的方法,但她願意再次分享那從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力量。 廚事,是蔡穎卿從小的迷戀,尼采說:「成熟就是重新培養兒時嬉戲的認真態度。」1999年,38歲的蔡穎卿參加日本《家庭畫報》主辦的餐桌統籌設計比賽,得到唯一的「帝國飯店賞」,足證她磨練了二、三十年的廚事技藝已臻成熟。 在《廚房之歌》裡,蔡穎卿以一道道自成一派的料理,與許多圍繞著料理的小故事,編織出她所珍愛的生活面貌,也傳達出她所信仰的家庭愛。 細細品味,自能從中看出「方法」,得到「力量」。 |
《我的工作是母親》 |
在《媽媽是最初的老師》裡,我們看到優秀的孩子來自素直的教養觀和堅定的實踐; 在愛裡相遇~【做個好大人】 |
http://www.wretch.cc/blog/bubutsai
一定要瀏覽她的blog~獲益良多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