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知道他的人生細節;我們不知道的是他如何克服棄嬰、貧窮、 背叛、絕症……一路維持夢想的人生祕密。
在人生旅途中,賈伯斯一路跑著。從孤苦棄嬰,跑到輟學……從略顯 肥胖黑髮罩頂跑至身形瘦削髮細如絲;他始終跑著,未曾停下。 當他真正倒下時,舉世震驚,全球至少一萬多份報紙, 以似國喪半版黑白版面,悼念21世紀最偉大夢想家賈伯斯。
他不是驟逝,8年前2003年10月,醫師已宣告他罹患胰臟癌, 「生命只剩6個月。」那刻起,他的命已如一張薄紙,一不小心, 戳了即破;2010年他站在舞台上公布iPad 2,旋轉手中的創新產品,微弱乾咳嗓音:「它多麼薄,多麼美好。 」此刻賈伯斯形容還包括了自己的生命。
我們每個人身旁都有一小處與賈伯斯關聯的事物,iPod、iTu nes、iPhone、iPad、AppStore。 其實我們都不認識他;奇特地這位陌生人的死亡,卻緊抓住我們, 當他離去時,我們心中都有失去親友的疼痛。 這種相同深埋於每一個人心中的疼痛,把全球大半人口連結起來; 於是10月5日蘋果宣布賈伯斯死亡那一刻, 整個地球自動為他舉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地球式喪禮。
今年6月6日,賈伯斯最後一回露面公布iCloud。握著最後「 武器」,這位本世紀來最偉大天才,似乎已隱喻他如今的去處。 他已化作一抹雲朵,化為雲端, 一個人類無法以數據中心連結的地方;在天際邊緣, 向過去他從上帝借來的時間,正式道別。
賈伯斯於2005年6月12日,也是醫生宣告他早已應死亡後1年 半,參加史丹佛畢業典禮,他為學子們說了人生點滴。 他是個意外出生的男嬰,一個意外被工人家庭收養的男孩; 他的養父連高中文憑都沒有。天才在一連串悲劇中誕生, 但整場演說,他沒有用過「創傷」兩個字。創傷只屬於凡人, 屬於拒絕超越自我的人,屬於不為自己人生負責的人。 他談起自己讀不起昂貴的里德學院(Reed College),不只沒眼淚, 反而心疼藍領階級的養父母花盡畢生積蓄栽培他的愛心, 而他看不出價值所在。他愛書法也愛佛學,或許後來罹病身形, 使他看起來更像仙風道骨的修行人。輟學後他超越世俗, 有若一名早熟仙人把書法與科技結合,最終捕捉最迷人的蘋果程式。
熱愛自己所做一切
賈伯斯多次忠告崇拜他的年輕人,循著你的內心,讓它引領你, 離開一般人已走爛的陳腐道路。即使被自己創辦公司解僱,被老友「 背叛」,成為眾所周知的「失敗者」,只要熱愛自己所做的一切, 人生永遠不會迷失。錯了,釋放自己,從頭來過。
2003年10月後,他每天都貼近死亡; 對他而言反而成一種祝福。每日醒來他問自己:「 若這是我生命中最後一天,我會想做今天我要做的事嗎?」 與死亡賽跑最後8年,成賈伯斯創作力最豐盛歲月。打破成規的iP hone、完全創新的iPad、提供夢想家平台的AppStor e……肝臟移植、化療,賈伯斯繼續在人生路程中, 不理會醫師宣告跑著。他甚至沒時間哭, 反而為他醫胰腺癌的醫生看到顯微鏡下組織細胞哭了。術後第二天, 他即發信給蘋果同仁,「我已成功完成移植手術……盼很快歸來與你 們工作。」
細細咀嚼賈伯斯的一生;親愛的讀者,如果你還活著, 你為何需要悲傷?如果你只是不免窮苦,你為何需要絕望? 你能和賈伯斯一般看穿別人走爛的路,依著自己的心,讓它引領你, 奔向追夢人生嗎?
釋放你的悲傷,釋放你的憤怒,釋放你的藉口, 釋放一切擋住你看到夢想的屏障,勇敢在人生旅途上,Keep Walking, Keep Running。
與死亡拔河的賈伯斯,如是說。
........................................................................................................
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有一個外國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意是: “促成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專業知識只佔 15%, 另外 85%是來自於他的修養、人際關係、處世能力、應變能力等等。” 我對此頗有感觸。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畢業班的班主任帶著他的五十幾個學生到一個大集團公司參觀, 由於 該集團的老總是班主任的同學,因此老總親自接待, 秘書和工作人員也非 常客氣。 秘書將同學們安排在一個有空調的大會議室坐定, 工作人員給每個學生倒 了一杯水,學生們坐在那裡非常坦然,沒有客氣, 其中還有一個女同學問 工作人員有沒有紅茶,理由是她平時只喝紅茶。 只有一個同學起身雙手接 過工作人員遞過來的茶並客氣地說了聲:「謝謝,您辛苦了!」 老總辦完事情急急忙忙趕過來連聲道歉: 「對不起,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 竟然沒有人應聲,還是老師和前面所說的那位同學帶頭鼓起了掌, 但掌聲 稀稀落落。
老總開始講話,發現同學們端坐著,沒有人做記錄, 於是轉過身對秘書說 去領一些公司的筆記本和筆來, 然後老總面帶笑容地雙手遞給每一個學生。 遞著遞著老總的笑容沒有了,因為學生們都是伸長著一隻手臂去接, 有的 學生根本就不起身,更沒有人說聲:「謝謝」, 只有剛才那個同學畢恭畢敬 地站起來雙手接過紙和筆,並連說兩聲:「謝謝!謝謝!」。
畢業分配工作的時候,該同學接到了那個大公司的錄用通知書。 其他同學 非常不服氣:「他的成績並沒有我好,憑什麼讓他去而不讓我去」。
老師一邊嘆氣一邊說: 我帶你們去參觀的真正目的是想給你們創造機會, 可是你們都失去了,該公司點名要這位同學,我有什麼辦法呢?
你所給予別人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不論你傷害誰,就長遠來看,你都是傷害到你自己, 或許你現在並沒有覺知,但它一定會繞回來。
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做的,這是歷來最偉大的教誨。 不管你對別人做了什麼,那個真正接收的人,並不是別人, 而是你自己; 同理,當你給予他人,當你為別人付出, 那個真正獲利的也不是別人, 而是你自己。
如果你對人冷淡,別人也會回以冷漠; 如果你經常批評別人,你也會接收到許多的批評; 如果你總是擺一張臭臉,沒錯,別人也不會給你好臉色。 所有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套句詩人奧登( W.H.Auden)的話: 「人受惡意之作弄,必作惡以回報。」
如果你陷害別人,哪天你也會遭人陷害。 同樣的道理,當你帶給別人歡樂,你就會得到歡樂; 帶給別人祝福,你就會得到別人的祝福; 如果你經常讚美別人,不久你也會聽到有人在讚美你。 「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的」 你讓他人經歷什麼,有一天你也將自己經歷; 你怎麼對待你的父母,將來你的孩子也會怎麼對待你。 我想許多人一定聽過, 格林童話中有一則關於一位老人和兒子住在一起的故事。 老人的耳力已經不行了,眼睛也看不見, 顫抖的雙手經常把飯菜洒得滿地, 碗也常打破。兒子夫婦倆感到非常厭煩,給老爸爸一付木製碗筷, 把他趕 到廚房幽暗的角落,不准和大家一起用餐。 有一天,兒子看到自己的兒子用刀片削木頭, 他好奇的問孩子要做什麼。 結果孩子回答:「我在替你準備將來要用的木碗、木筷。」 從此以後,年老 的父親又回到餐桌上吃飯,家人也都非常孝順他。
農夫的哲理 有一個農夫的玉米品種,每年都榮獲最佳產品獎, 而他也總是將自己的冠 軍種籽,毫不吝惜地分贈給其他農友。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大方?
他說:「我對別人好,其實是為自己好。風吹著花粉四處飛散, 如果鄰家播 種的是次等的種籽,在傳粉的過程中,自然會影響我的玉米品質。 因此, 我很樂意其他農友都播種同一優良品種。」 他的話看似簡單卻深富哲理, 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的。
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須先讓別人得到。 保證有效的秘方 就像那個農夫一樣,如果你想要得到冠軍的品種, 就要給別人冠軍的種籽。 你若想被愛,就要先去愛人;你期望被人關心,就要先去關心別人; 你要 想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對別人好。
這是一個保證有效的秘方,可以適用在任何情況。 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須先對朋友真心, 然後你會發現朋友 也開始對你真心;如果你希望快樂,那就去帶給別人快樂, 不久你就會發 現自己愈來愈快樂。 明白了嗎?我們所能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 就是去為他人多做點好事。 己所欲,施於人。 凡你想給予自己的經驗,就給予別人;想別人怎麼對你, 就怎麼對待別人。